大多数业界人士表示,目前中国的医疗器械产品其实已赶上国际水准了,现在仍有差距的往往是高端产品。
目前我国在关键介入医学工程器械及材料方面仍主要依赖进口。数据显示,我国骨科医疗器械占医疗器械市场的1/20,2009年骨科医疗器械市场约为100 亿元,其中人工关节30亿元(18万例)、内固定器材20亿元、脊柱修复15亿元(20万例)、骨科修复材料15亿元、其他20亿元。特别在支架材料、导 管材料、微导丝、微导管等医械和材料上的依赖程度达100%,颅内血管支架和外周血管支架等材料上的依赖程度也高达80%。
根据相关规划,“十二五”期间,国家将重点研发市场需求量大的药物涂层支架和可吸收支架,减少再狭窄率和血栓的发生率,逐步替代进口产品,整体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同时,储备发展全降解支架,“十三五”期间达到与国际先进水平同步,局部领先。
同时国产大型医疗设备日趋成熟,在新医疗改革中受到各界人士的一致关注。国产医疗设备包括
数字X光机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迎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以国内医械企业美诺瓦医疗科技为例,美诺瓦医疗的诸多荣誉来自于其不断创新。其中,美诺瓦微剂量数字乳腺成像系统是世界领先、国内首创的微小剂量
数字乳腺机。美诺瓦医疗最新推出的平板型staray系列数字X光机,世界级的图像品质,可以更好地协助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国家新医疗改革政策的大力扶持是国产医疗器械行业走向明媚春天的强大后盾,不断加强自身创新突破是国产医疗行业不断发展的内在动力,美诺瓦秉承不断创新的理念,自主研发的CCD探测器采用进口碘化铯屏,高度灵敏度使其放射剂量比行业知名品牌低30%~40%,全球领先。同时,经过对国内医院和医疗机构的工作环境和国人操作习惯的长期考察,自主研发出符合国内医师工作习惯的工作软件系统,全中文界面操作便捷,在享受CCD探测器终身质保独家政策之外,还可以享受免费升级服务。
医疗器械产业是典型的创新驱动、多学科交叉、全球化竞争激烈的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高度的战略性、带动性和成长性,已与制药一起构成了现代医疗体系的两大 产业支柱,佩戴式电子经穴治疗仪。作为生物医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战略地位受到了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已成为一个国家技术进步和国民经济现代化水平的 重要标志。”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院理事长、航空航天大学生物与医学工程学院院长樊瑜波教授向报社记者表示,单纯引进外资产品其实并不适宜中国市场,特别是在骨科产品上。
一些进口的骨科器械产品在临床应用中,由于解剖形态与中国人骨骼不匹配,会造成手术操作难度加大,患者由此承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但由于国产产品质量尚不能超越进口产品,不少医疗机构也只能被动接受。
目前我国血管支架已经被国外公司率先占领市场。2010年我国进行了30万例冠状支架介入手术,使用了近50万个冠状支架,形成了60多亿元人民币市场, 需求巨大。而国产研发层面虽然已经能够跟得上国际趋势,但在具体应用层面仍需要资金、技术、政策等整个产业的共同协作努力。
姜峰也表示,技术创新与金融支持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各行各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必要条件,科技创新战略和金融战略已上升为国家战略。如何走“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创新发展之路,并最大限度地利用科技金融对产业的积极推动作用已不仅是单个企业需要重视的问题,更是关系产业兴衰和国家宏观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