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设备特别是DR设备在医院医疗设备中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近年来也在不断更新换代,数字化影响技术的不断改进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力量,数字医疗设备也成为了提升看病效率的有力武器。
在传统的屏-片X线摄影系统中,胶片作为成像介质具有影像采集、显示、存储和传递等多重功能,其最大的缺点是动态范围有限,几乎不能进行影像后处理,诊断医师只能进行传统照片观片灯阅读模式。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开始推广的CR、DR已具有了强大的影像后处理功能,传统的阅片方式,逐渐向软阅读方式过渡。美诺瓦的平板型DR采用了国内领先及世界顶级进口两种平板探测器,可根据需要进行差异化配置;其
数字X光机使用非晶硅TFT有源阵列,其性能更加稳定,优异的图像分辨率,剂量显著降低。
作为数字影像设备最后输出数字化照片,与传统优质的X线照片没有“显著”的区别,有权威医师通过自已在实际工作中的体会,探讨图像后处理过程中胶片打印的各种模式,实现真正的数字化照片。
1.CR、DR后处理功能,目前厂家推出的各种型号的CR、DR ,后处理技术各异,但基本功能是一致的,在日常工作中与照片打印有主要关系的技术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窗技术:在工作站上要合理地调整窗宽窗位,首先对原始图像进行降噪处理,调整窗宽显示更多 的信息,然后调整窗位,使图像有一个很好的对比度;
②图像反转:图像反转后,进行窗位的微调整以适应人的视觉要求;
③图像放大:当发现较小病灶或可疑病灶时,对局部区域进行 放大观察,以免漏诊;
④图像边缘增强:根据需要对组织及病灶边缘进行增强,使轮廓更加清楚锐利;
⑤能量减影:部分型号的CR、
DR设备已有此技术,目前主要使用于胸部检查,可同时 获得胸部的原始图像,单纯肺组织像,单纯肋骨像等多种影像信息;
⑥E处理(均衡处理):基于降低图像的低频成分使第二兴趣区的细节得以显示,如胸部正位的纵隔;
⑦H处理(Hy2 brid)即综合参数处理:将图像分解到多个频率段中,根据不同 部位和诊断目的分别进行处理,然后将图像合成,图像从低频段到高频段都能显示,并消除杂波及伪影,从而得到不同部位与目的的最佳图像。
2.图像组合打印,合理使用图像后处理技术,并结合病变性质、临床要求打印胶片,让临床医师及患者得到一张有区别于传统X线照片的CR、DR片,是在临床推广与宣传中首先要解决的问题它至少说明为什么提倡数字化摄影,同时也说明其收费标准较高的原因。
如果一张经过简单窗技术处理即打印的照片,在某种程度上与一张优质的传统X线照片,在临床医师或患者手中可能没有多大的区别,但是如果根据临床病情打印的一张含有两种以上处理技术的组合照片发给病人,拿到临床医师手中,从不同的方式观看图像信息,那么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下面以胸部与脊柱的照片打印模式进行探讨:
①胸部正位片:无明确病灶,基本正常,采用(14×17)一张两幅,即常规像(原始图像进行窗技术处理),反转像或E或H处理后的合成像,让心影后、膈下的肺纹理清楚显示;当发现肺部病灶时,采用(14×17)一张多幅即常规像,反转像、病灶放大边缘增强像,甚至减影像中的肺组织像组合;观察肋骨时,常规像,边缘增强或减影像中的肋骨像,骨折部位的放大像等组合;
②脊柱:特别是颈胸段、胸腰段、骶尾椎等密度差异较大的部位摄影时,仍选用(14×17)一张多幅模式打印,如胸腰段联合摄影时,一幅以胸段为显示中心,一幅以腰段为显示中心,一幅为合成像;也可以直接打印经E或H处理后的合成像的组合。此外,图像组合打印,也可考虑到临床特殊要求如骨科行关节置换术术前的摄片,就不能缩小打印,以免影响准确测量。